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竞业限制约定的若干实务问题探讨/马宁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9:35:36  浏览:896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竞业限制约定的若干实务问题探讨

马宁 上海元达律师事务所

当前,随着用人单位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竞业限制协议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虽然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及一些地方法规、规章对竞业限制做了相应规定,但实践证明仍有不少问题缺乏统一认识,这势必会影响竞业禁止协议或条款在实践中执行的稳定性。本文结合有关法规对业界探讨不多的几个问题做简要分析。

一、 竞业限制概述

所谓竞业限制,通常是指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签订协议,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自营、为他人经营与用人单位业务相同、相关业务,或到经营同类、相关业务的其它用人单位任职。可见,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希望通过限制特定劳动者的就业途径达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目的。
《劳动合同法》第23条对竞业限制做了概括性规定,即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24条进一步就竞业限制适用的人员与期限做了限制性规定,即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二、竞业限制适用的人员
一般来说,竞业限制适用的人员多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与高级技术人员,这是因为他们的岗位决定了其最可能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但实践中,由于企业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有所不同,因此,《劳动合同法》在列举的同时,对适用竞业限制的人员做了开放式规定(即“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充分体现了对用人单位自主决策权的尊重。

尽管如此,笔者建议用人单位应先对雇员从事的岗位是否可能及在多大程度上会接触到单位的商业秘密进行评估,如答案是肯定性的,则可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但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或企业的相应文件中明确体现雇员的职责与所接触的商业秘密的大致范围,以为日后发生纠纷时就证明该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员工确实知晓商业秘密做举证上的准备。此外,在雇员劳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建立档案,详细做好雇员接触特定商业秘密的时间、内容、地点等的记录工作,以增强终裁机构或法官对雇员知晓的商业秘密的感性印象。

三.对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1)支付方式。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减少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支付,往往规定该等经济补偿的支付已包含在劳动关系期间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之中。笔者认为,这样做存在两个风险。首先,增加了法院/仲裁机构认定用人单位实际上未履行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法律风险,除非用人单位能证明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中确实包含了这一款项(如协议签订后劳动者的工资中比先前有了明显增长,且这种增长和劳动者履行本职工作无关);其次,这种预先支付的做法也违背常理,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实质上是对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就业权限制的一种补偿,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的就业权并未受到限制,因此提前支付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并无法律上的对价。何况,提前支付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又拿什么来监督劳动者切实按约定履行竞业限制的法律义务呢?

实际上,《劳动合同法》已明确规定,竞业限制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由用人单位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因此,那种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提前纳入劳动者工资支付的规定很有可能被终裁机构或法院视为有意规避法律的行为而被认定无效。

(2)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数额。《劳动合同法》未对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数额做出指导性的规定,实践中,对此问题各地做法差异较大,理论上也缺乏统一的认识。如1996年1月1日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17条规定:“竞业禁止协议约定的补偿费按年计算不得少于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一个年度从该企业获得的报酬总额的2/3。竞业禁止协议没有约定补偿费的,补偿费按照前款规定的最低标准计算。”1997年10月1日施行的《珠海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22条:“企业与员工约定竞业限制的,在竞业限制期间应当按照竞业限制协议中的约定向该员工支付补偿费;没有约定的,年补偿费不得低于该员工离职前1年从该企业获得的年报酬总额的二分之一。”2005年9月30日施行的《浙江省技术秘密保护办法》第15条规定:“竞业限制补偿费的标准由权利人与相关人员协商确定。没有确定的,年度补偿费按合同终止前最后一个年度该相关人员从权利人处所获得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二计算。” 2003年12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17条规定,竞业限制的年经济补偿额不得低于该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前十二个月从该用人单位获得的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一。上海目前对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数额持当事人约定优先的态度,并无最低限额的规定。

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数额,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就业权与生存权。如果法律对此不做规定,或者规定的数额不合理,则易引发用人单位滥用竞业限制权,从而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何况,不少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关系之时或者在劳动关系持续期间就促使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在谈判力量明显不对等的情况下,劳动者即使意识到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条款不公平,也无力改变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如果地方法规未做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将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数额设定在一个比较公平的范围,以减少由于条款显失公平而被法院或终裁机构认定无效或变更的法律风险。

四、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时的违约责任

(1) 违约责任的种类。《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此外便无其他违约责任的规定。各地地方法规对此持类似态度。那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能够约定其他违约责任呢?

笔者认为,对劳动者承担的违约责任的约定应当局限于法律规定,而不应擅自超越。但是,违约金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的表述可能会灵活多样,如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而受到的实际损失,或为计算方便而约定的违约赔偿金额,或劳动者因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而获得的收益,或返还用人单位已支付的经济补偿,或承担用人单位因调查乙方的违约行为的合理费用等不一而足。用人单位可从自身举证责任的难易程度与执行方便的角度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违约责任表述。此外,笔者认为,用人单位还可要求劳动者在违约后继续在所约定的期限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2) 违约金的数额。实践中,为了避免在发生纠纷时就劳动者违约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承担过重的举证责任,不少用人单位倾向在竞业限制协议中设定具体的违约金额,但由于法律对该种违约金额并无指导性的规定,因此不少用人单位对违约金额的大小也心存顾虑,害怕会因金额太高而被认定无效。

《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在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即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与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法》对这两种情况下违约金的态度有所不同。根据第22条,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而承担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而第23条却规定了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并没有对这种违约金的数额做表态。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竞业限制的违约金数额?

由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之中,是否会对上述问题做出规定尚不得而知。但上海现行有效的《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17条规定,不论是违反服务期约定还是违反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约定的,违约金数额都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约定。那么,“公平、合理原则”应如何理解呢?

有种观点认为,“公平、合理原则”应参考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与劳动者获得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比例来认定。举例来说,如果竞业限制的月经济补偿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结束前12个月均工资的50%,竞业限制期限为2年,则劳动者实得的经济补偿为其最近1年左右的工资。如果劳动者承担的违约责任金额为其最近1年工资的5倍,则据此观点,该设定的违约金与劳动者得到的经济补偿相比,明显偏高,不应获得支持。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参考了《劳动合同法》对违反服务期的违约金不得高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的做法。

笔者对这种观点持审慎的保留态度。原因有二,第一,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给用人单位带来的现实损失比较违反竞业限制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言,更具确定性。因此,由劳动者承担不高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的违约金一般情况下可以较充分的补偿用人单位受到的损失,即按照合同法原理违约金一般应遵循“填平原则”。但是,竞业限制保护的商业秘密的经济价值则是法律无法预测的,这也是《劳动合同法》将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金交由当事人自由约定的立法动因之一。第二,既然违反服务期与违反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害对象和损害程度不同,那么,相应的违约金规定从常理上亦应当区别对待,不能盲目将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限制照搬到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金设定上,否则,是未充分理解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价值属性的一种认识,同时也是对“公平、合理原则”的一种误解。

但是,如果一概将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金交由当事人约定,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谈判力量的明显不对等,易引发用人单位滥用权力,从而造成不公平的高额违约金盛行的现象。笔者认为,违反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应当接受“公平、合理”原则的审查,这可以督促用人单位更谨慎地考虑运用竞业限制,并事先做好举证责任上的准备工作。这样,终裁机构和法院在审理相关纠纷时也可以从感性上增强相关商业秘密对用人单位的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根据个案对违约金是否合理、公平做出司法评判。

一言以蔽之,对待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金应当从各个方面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利益,既做到不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又要防止诱发劳动者道德风险从而损害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的不公平市场竞争的现象。

(本文发表于《上海律师》2008年第7期)
作者联系方式:021-61050550
邮箱:patrick_maning@yahoo.com.cn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农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银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中国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需要,提高全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和考核办法》的要求,在对原《中国农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改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含义是,对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比例的形式进行科学的及时的协调,正确处理控制风险与增加收益的关系,在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
第三条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根据商业银行资本金和负债制约资产总量和结构的原则,通过比例制约的形式,强制和引导分行调节经营行为和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状态,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组合。
第四条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对象是表内、外全部资产和负债,主要侧重于资产和负债的综合管理,而不是对某项资产或负债的管理。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省级分行和直属分行。总行营业部、国际部及各境外分行可参照执行。分行以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可参照本办法,但不宜套用相同的指标和比例层层推行。

第二章 管理原则和方法
第六条 为实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目标,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总量制约原则,即负债和资本金总量制约资产总量的原则。各分行应在保证支付准备的前提下,通过负债和营运资金总量对资产总量的制约,保持负债、营运资金和资产的总量均衡,控制超负荷经营。
二、结构对称原则,即负债与资产要在期限、利率结构上保持对称关系。将稳定性负债来源运用于中长期资产项目,非稳定性负债来源运用于短期资产项目,通过及时调整流动性缺口,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对称关系,建立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对称结构;保持资产与负债在利率结构上
的对应,严格控制非生息资产占比,保持和提高利差水平;逐步完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管理,通过匹配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缺口,降低利率风险,稳定净利息收入。
三、风险分散原则,即根据资产的风险权重大小,通过控制高风险资产,实现优化资产组合,使风险资产总量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严格控制贷款资产的风险度,不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提高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贴现在贷款中的比重;合理控制信贷资产风险集中程度,将同一地区、行
业、客户的信贷额度控制在合理水平;积极发展多元化资产,不断改进资产组合。
第七条 根据上述原则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主要从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个方面,全面运用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
第八条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以较低的成本或收益损失为代价,通过增加负债或减少资产,以满足存款支付、偿还债务本息和发放贷款的现金支付需要。
各行要在定期对潜在的资金需求和来源进行匡算的基础上,掌握流动性缺口,按照流动性缺口额度作出相应的资金营运安排。安排流动性准备,要以内部流动性资产作为主要流动性来源,以外部融资为辅助来源。为此,各行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性资产储备,增加具有较好盈利性的流动性
资产,实行不影响盈利水平的流动性管理。
第九条 安全性管理的目标,是将全行资产的信用风险控制在资本金能够承受的水平,以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
安全性管理的基础是资产管理,关键是有效控制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同时合理掌握风险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第十条 效益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通过稳定净利息收入和增加其他业务收入,实现盈利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增长。
资产负债的效益性主要通过合理配置经营资源,努力降低负债成本,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来实现。
利率是影响效益性的主要因素,各行要定期对资产负债的利差进行测算并加以控制。同时要进行利率敏感性分析,有效控制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第十一条 总行主要通过资产负债比例指标来分析、监控和考核各分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状况。

第三章 指标体系
第十二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规定和中国农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需要,设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见下表)。指标体系包括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大类指标。在每一类指标中,根据其重要程度,分别划分为考核指标、监控指标和辅助指标,以便更全面掌握各行的资产负债
状况。其中,考核指标是要求各分行必须达到的指标,监控指标是各分行应争取达到的指标。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表)
----------------------------------------------
项目| 考核指标 | 标准值 | 监控指标 | 标准值 | 辅助指标
---|--------|-----|---------|------|----------
|存贷款比例 |〈75% |流动性比例 |〉25% |存款平均增长率
流动性|备付率 |〉5% |中长期贷款比例 |〈120% |
|拆出资金比例 |〈8% |境外资金运用比例 |〈30% |
|拆入资金比例 |〈4% |国际商业借款比例 |〈100% |
---|--------|-----|---------|------|----------
|不良贷款比例 |〈15% |营运资金充足率 |〉8% |风险加权资产比例
安全性|综合利息收回率 |〉90% |单个贷款比例 |〈12.5%|或有资产(负债)比率
| | |最大十家客户比例 |〈60% |外汇资产比例
---|--------|-----|---------|------|----------
|资产利润率 |〉1% |营运资金利润率 |〉10% |存款付息率
盈利性|非生息资产比率 |〈9% |人均创利额 |〉2万元 |贷款收息率
| | |经营成本率 |〈80% |
----------------------------------------------
注:各项指标的释义和计算见附表。其中单一贷款比例及十大客户贷款比例中的贷款客户仅限于本级行发放贷款的客户,不包括上级行安排或参与贷款的客户。
第十三条 以上指标包括本币和外币,即将外币业务纳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范畴,在设置本币业务指标的同时,设置外币业务指标,并逐步将本外币指标合并。
第十四条 将表外业务纳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范围,对表外项目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风险权数换算系数折算成风险资产,统一进行分析、监控、考核。
第十五条 总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要求和国内、外同业先进标准,对各项指标确定统一的标准值,要求各分行在一定时期内分步达到。
第十六条 总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要求和全行经营管理目标,确定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指标的年度目标值。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将全行的年度目标值分解下达到各分行,作为编制业务经营计划的依据。

第四章 监测考核及奖惩
第十七条 按照一级法人,分级经营体制的需要,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适时监控,严格考核”的办法进行。
统一管理,即由总行统一制定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和政策,在全行范围内统一进行资产负债的配置。
分类指导,根据实现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需要,针对各分行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每个分行的各项指标确定不同的年度目标值。
适时监控,通过定期编制、填报资产负债监测表,适时分析、监控资产负债运行状态,掌握整体运行方向,预测运行趋势,调整运行偏差。
严格考核,对各分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执行情况,按年分季进行严格考核。
第十八条 总行通过编制月度、季度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测表对各分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存贷款比例、备付率、拆借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存款平均增长率、不良贷款比例等指标按月监测,其余指标按季监测。各分行应于月后7日前上报月? 燃嗖庵副曛葱星榭觯竞?0日前上报季度监测指标执行情况及分析报告至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九条 总行负责对各分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行监督、指导,统一对资产负债运行状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实施奖惩。对比例指标执行不力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总行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罚,包括:
一、限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二、警告;
三、通报;
四、限制放款及停办有关业务;
五、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行政责任。
以上处罚可以并用。对弄虚作假者,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未按期上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执行情况者,总行将通报批评;连续两次被通报批评者,将加重处罚。
第二十条 本办法中的存贷款比例、存款平均增长率、不良贷款比例、综合利息收回率、资产利润率、人均创利额、非生息资产比例等指标,纳入《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统一进行考核、评价、奖惩。

第五章 组织与实施
第二十一条 各行要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并通过编制和实行业务经营计划加以实现。
第二十二条 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是全行业务经营的决策咨询和审议机构,全行资产负债管理要在总行管委会统一领导下进行。管委会的职责是:审议全行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审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和政策,对有关资产负债的重大事宜提出决策
建议,监督、指导全行资产负债运行状况。由行长任主任委员,副行长任副主任委员,相关业务部门总经理任委员。委员有表决权,主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
第二十三条 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执行机构,负责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各项指标的综合汇总和平衡,定期对资产负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按季提交季度分析报告,负责业务经营的综合考评;负责向管委会反馈决策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负责统一上报中国人民银行监管
报表;负责协调、办理管委会职责范围内的日常事宜;负责整理管委会会议纪要,起草有关资产负债管理的各种文件以及管委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四条 各分行也要建立和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的组织和工作程序,由分行管委会负责组织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开展。各分行、市(地)行及规模较大的市(县)行应视工作需要,配备专职的资产负债管理员。
第二十五条 要建立管委会会议制度和定期分析制度,每季度要召开一次管委会例会,分析全行资产负债运行情况。遇资产负债运行中出现重大问题时,可召开管委会临时会议研究决策。管委会例会的一般程序是:审议、通过资产负债管委会办公室提交的资产负债运行分析综合报告,
审议各成员部门提交的本部门专业报告,对报告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决议,责成相关部门落实,并在下一次分析例会上,审议决议执行情况。管委会临时会议可由管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提议,或由管委会成员向管委会主任建议召开,临时会议应当坚持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二十六条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各项指标目标值的确定(包括年中调整)以及比例执行情况的考核及奖惩,要经管委会会议研究决定。
第二十七条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在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各业务部门分工协作。有关业务部门要认真执行管委会的有关决议,并负责相关资产负债比例的测算、分析和监控。具体分工为:
管委会办公室除负责各项指标的综合平衡及汇总分析外,还具体负责资本充足率、风险加权资产比例、存款付息率和贷款收息率等项指标;
资金计划部门负责拆入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比例、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备付率、流动性比例等项指标;
信贷部门负责单个贷款比例、最大十家贷款比例、或有资产比例等项指标;
资产保全部门负责不良贷款比例、综合利息收回率等指标;
财会部门负责资产利润率、营运资金利润率、非生息资产比率、经营成本率、人均创利额等项指标;
资金组织部门负责存款平均增长率指标;
国际业务部门负责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比例、外汇资产比例、外汇表外资产业务以及其他监控指标的外汇部分;
稽核部门负责稽核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根据考核评价结果随机抽查各分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上报数据的真实性;
信息统计部门负责在已收集的统计项目基础上,于每月后7日内加工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月报表,于季后20日内加工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季报表,提交管委会分析和评价。
第二十八条 为使管理方式逐步向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过渡,需要完善适应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的会计、统计报表制度,建立适应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各分行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分行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修订。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1.考核指标
1.1 存贷比例指标
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
1.2 备付率指标
人民币指标:期末库存现金、在人民银行留存准备金存款之和与期末各项存款余额之比。
外币指标:外汇存放同业款项、库存现汇期末余额之和与外汇各项存款期末余额之比。
1.3 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拆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
拆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
1.4 贷款质量比例指标
不良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1.5 综合利息收回率指标
本期实收利息(利息收入减本期新增表内应收利息)与本期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加本期新增表外应收未收利息)之比。
1.6 资产利润率指标
本期实际利润(税前利润减本期新增表内应收利息)与期末资产总额之比。
1.7 非生息资产比例指标
非生息资产期末余额与资产期末余额之比。非生息资产指现金及贵金属+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拨付备付金+待处理财产损益+待清理信托资产+待清理资产。
2.监控指标
2.1 中长期贷款比率指标
余期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的中长期贷款与余期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存款之比。
2.2 流动比例指标
各项流动性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之比。
2.3 境外资金运用比例指标(仅对外汇考核)
境外贷款、境外投资、存放境外等资金运用与外汇资产之比。
2.4 国际商业借款比例指标(仅对外汇考核)
自借国际商业借款(含出口信贷)和境外发行债券(不含地方、部门委托)与营运资金余额之比。
2.5 营运资金充足率
营运资金与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之比。
2.6 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2.7 最大十家贷款比例指标
对最大十家借款客户发放贷款总额与贷款余额之比。
2.8 营运资金利润率
实际利润期末余额与营运资金期末余额之比。
2.9 人均创利额
实际利润期末余额与期末在册职工人数之比。
2.10 经营成本率指标
成本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一般应低于80%。
3.辅助指标
3.1 存款平均增长率指标
本期新增各项存款数与上期各项存款月均余额之比。
3.2 风险加权资产比例指标
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
3.3 或有资产(负债)比率
表外或有资产总额与表内外资产总额之比。
3.4 外汇资产比例指标
外汇资产期末总额与资产期末总额之比。
3.5 存款付息率指标
利息支出与本期各项存款月平均余额之比。
3.6 贷款收息率指标
实际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减本期新增表内应收利息)与本期各项贷款月平均余额之比。

附表:

中国农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监测表(一)
单位:亿元、%
------------------------------------------
| 流 动 性 比 例 |
|----------------------------------------|
| 项 目 |人民币|外 币|本外币合计|
|--------------------------|---|---|-----|
|a.存贷余额比例a=ab/aa | | | |
|--------------------------|---|---|-----|
| aa.各项存款期末余额 | | | |
|--------------------------|---|---|-----|
| ab.各项贷款期末余额 | | | |
|--------------------------|---|---|-----|
|b.存贷增量比例b=bb/ba | | | |
|--------------------------|---|---|-----|
| ba.本期存款增加额 | | | |
|--------------------------|---|---|-----|
| bb.本期贷款增加额 | | | |
|--------------------------|---|---|-----|
|c.备付率 | | | |
|--------------------------|---|---|-----|
| ca.库存现金 | | | |
|--------------------------|---|---|-----|
| cb.备付金存款 | | | |
|--------------------------|---|---|-----|
| cc.外汇存放同业款项 | | | |
|--------------------------|---|---|-----|

|d.拆借资金比例 | | | |
|--------------------------|---|---|-----|
| da.拆入资金比例da=daa/dab | | | |
|--------------------------|---|---|-----|
| daa.拆入资金余额 | | | |
|--------------------------|---|---|-----|
| dab.各项存款期末余额 | | | |
|--------------------------|---|---|-----|
|db.拆出资金比例db=dba/dab | | | |
|--------------------------|---|---|-----|
| dba.拆出资金余额 | | | |
|--------------------------|---|---|-----|
|e.存款平均增长率e=(aa-ea)/ea | | | |
|--------------------------|---|---|-----|
| ea.各项存款期初余额 | | | |
|--------------------------|---|---|-----|
|f.中长期贷款比例f=fa/fb | | | |
|--------------------------|---|---|-----|
| fa.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 | | | |
|--------------------------|---|---|-----|
| fb.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存款 | | | |
|--------------------------|---|---|-----|
|g.流动性比例g=ga/gb | | | |
|--------------------------|---|---|-----|
| ga.流动性资产 | | | |
|--------------------------|---|---|-----|
| gb.流动性负债 | | | |
|--------------------------|---|---|-----|

|h.境外资金运用比例h=(ha+hb)/hc | | | |
|--------------------------|---|---|-----|
| ha.境内机构直接对外办理的 | | | |
|--------------------------|---|---|-----|
| hb.境内机构通过境外分行办理的 | | | |
|--------------------------|---|---|-----|
| hc.外汇资产期末余额 | | | |
|--------------------------|---|---|-----|
|i.国际商业借款比例i=(ia+ib)/ic | | | |
|--------------------------|---|---|-----|
| ia.商业银行借款 | | | |
|--------------------------|---|---|-----|
| ib.境外发行债券 | | | |
|--------------------------|---|---|-----|
| ic.资本净额 | | | |
------------------------------------------

中国农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监测表(二)
单位:亿元、%
--------------------------------------------
| 安全性--贷款质量 |
|------------------------------------------|
| 项 目 |本期数额|比上期增减|比年初增减|同比增减|
|--------------------|----|-----|-----|----|
|a.逾期贷款本外币余额 | | | | |
|--------------------|----|-----|-----|----|
| aa.人民币余额 | | | | |
|--------------------|----|-----|-----|----|
| ab.外币余额 | | | | |
|--------------------|----|-----|-----|----|
|b.呆滞贷款本外币余额 | | | | |
|--------------------|----|-----|-----|----|
| ba.人民币余额 | | | | |
|--------------------|----|-----|-----|----|
| bb.外币余额 | | | | |
|--------------------|----|-----|-----|----|
|c.呆账贷款本外币余额 | | | | |
|--------------------|----|-----|-----|----|
| ca.人民币余额 | | | | |
|--------------------|----|-----|-----|----|
| cb.外币余额 | | | | |
|--------------------|----|-----|-----|----|
|d.不良贷款本外币合计 | | | | |
|--------------------|----|-----|-----|----|
| da.人民币余额 | | | | |
|--------------------|----|-----|-----|----|
| db.外币余额 | | | | |
|--------------------|----|-----|-----|----|

|e.各项贷款本外币总额 | | | | |
|--------------------|----|-----|-----|----|
| ea.人民币余额 | | | | |
|--------------------|----|-----|-----|----|
| eb.外币余额 | | | | |
|--------------------|----|-----|-----|----|
|f.逾期贷款率 本外币(a/e) | | | | |
|--------------------|----|-----|-----|----|
| fa.人民币(aa/ea) | | | | |
|--------------------|----|-----|-----|----|
| fb.外币(ab/eb) | | | | |
|--------------------|----|-----|-----|----|
|g.呆滞贷款率 本外币(b/e) | | | | |
|--------------------|----|-----|-----|----|
| ga.人民币(ba/ea) | | | | |
|--------------------|----|-----|-----|----|
| gb.外币(bb/eb) | | | | |
|--------------------|----|-----|-----|----|
|h.呆账贷款率 本外币(c/e5) | | | | |
|--------------------|----|-----|-----|----|
| ha.人民币(ca/ea) | | | | |
|--------------------|----|-----|-----|----|
| hb.外币(cb/eb) | | | | |
|--------------------|----|-----|-----|----|
|i.不良贷款比率 本外币(d/e) | | | | |
|--------------------|----|-----|-----|----|
| ia.人民币(da/ea) | | | | |
|--------------------|----|-----|-----|----|
| ib.外币(db/eb) | | | | |
--------------------------------------------

中国农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监测表(二)
单位:亿元、%
-------------------------------------------
| 安 全 性 比 例 |
|-----------------------------------------|
| |A本期| |C增减额 |D百分比 |
| 项 目 | |B上期数额| | |
| |数 额| |(A-B)|(C/B)|
|-------------------|---|-----|-----|-----|
|a.风险加权资产比例a=aa/ab | | | | |
|-------------------|---|-----|-----|-----|
| aa.风险加权资产余额 | | | | |
|-------------------|---|-----|-----|-----|
| ab.资产余额 | | | | |
|-------------------|---|-----|-----|-----|
|b.综合利息收回率 | | | | |
| b=(ba-bb)/(ba+bc) | | | | |
|-------------------|---|-----|-----|-----|
| ba.本期利息收入 | | | | |
|-------------------|---|-----|-----|-----|
| bb.本期新增表内应收利息 | | | | |
|-------------------|---|-----|-----|-----|
| bc.本期新增表外应收利息 | | | | |
|-------------------|---|-----|-----|-----|
|c.营业资金充足率c=ca/aa | | | | |
|-------------------|---|-----|-----|-----|
| ca.拨入营运资金 | | | | |
|-------------------|---|-----|-----|-----|
|d.或有资产(负债)比例 | | | | |
| d=da/(ab+da) | | | | |
|-------------------|---|-----|-----|-----|
| da.或有资产(负债)余额 | | | | |
|-------------------|---|-----|-----|-----|
|e.单个贷款比例e=ea/eb | | | | |
|-------------------|---|-----|-----|-----|
| ea.最大客户贷款余额 | | | | |
|-------------------|---|-----|-----|-----|
| eb.贷款余额 | | | | |
|-------------------|---|-----|-----|-----|
|f.最大十家比例f=fa/eb | | | | |
|-------------------|---|-----|-----|-----|
| fa.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 | | | | |
|-------------------|---|-----|-----|-----|
|g.外汇资产比例g=ga/ab | | | | |
|-------------------|---|-----|-----|-----|
| ga.外汇资产总额 | | | | |
-------------------------------------------

中国农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监测表(三)
单位:亿元、%
-------------------------------------------
| 盈 利 性 比 例 |
|-----------------------------------------|
| |A本期| |C增减额 |D百分比 |
| 项 目 | |B上期数额| | |
| |数 额| |(A-B)|(C/B)|
|-------------------|---|-----|-----|-----|
|a.资产利润率a=aa/ab | | | | |
|-------------------|---|-----|-----|-----|
| aa.实际利润(亏损)额 | | | | |
|-------------------|---|-----|-----|-----|
| ab.资产总额 | | | | |
|-------------------|---|-----|-----|-----|
|b.非盈利资产比例b=ba/ab | | | | |
|-------------------|---|-----|-----|-----|
| ba.非盈利资产期末余额 | | | | |
|-------------------|---|-----|-----|-----|
|c.经营成本率c=ca/cb | | | | |
|-------------------|---|-----|-----|-----|
| ca.成本总额 | | | | |
|-------------------|---|-----|-----|-----|
| cb.营业收入 | | | | |
|-------------------|---|-----|-----|-----|
|d.存款付息率d=(da-db)/dc| | | | |
|-------------------|---|-----|-----|-----|
| da.利息支出 | | | | |
|-------------------|---|-----|-----|-----|
| db.本期新增应付利息 | | | | |
|-------------------|---|-----|-----|-----|
| dc.本期存款平均余额 | | | | |
|-------------------|---|-----|-----|-----|

|e.贷款收息率e=(ea-eb)/ec| | | | |
|-------------------|---|-----|-----|-----|
| ea.利息收入 | | | | |
|-------------------|---|-----|-----|-----|
| eb.本期新增表内应收利息 | | | | |
|-------------------|---|-----|-----|-----|
| ec.本期贷款平均余额 | | | | |
|-------------------|---|-----|-----|-----|
|f.营运资金利润率f=aa/fa | | | | |
|-------------------|---|-----|-----|-----|
| fa.拨入营运资金数 | | | | |
|-------------------|---|-----|-----|-----|
|g.人均创利额g=aa/ga | | | | |
|-------------------|---|-----|-----|-----|
| ga.期末在册职工人数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农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监测表(四)
单位:亿元 %
--------------------------------------------
| 利 差 监 测 表 |
|------------------------------------------|
| |A上期|B上期|C本期|D本期| |
| 项 目 | | | | |E百分比(D/A)|
| |数 额|增加额|数 额|增加额| |
|----------------|---|---|---|---|---------|
|a.计息资产平均余额 | | | | | |
|----------------|---|---|---|---|---------|
|b.计息负债平均余额 | | | | | |
|----------------|---|---|---|---|---------|
|c.利息收入 | | | | | |
|----------------|---|---|---|---|---------|
|d.利息支出 | | | | | |
|----------------|---|---|---|---|---------|
|e.净收入(c-d) | | | | | |
|----------------|---|---|---|---|---------|
|f.利差率(e/a) | | | | | |
|----------------|---|---|---|---|---------|
|g.利率差(c/a-d/b) | | | | | |
|----------------|---|---|---|---|---------|
|h.非利息收入 | | | | | |
|----------------|---|---|---|---|---------|
|i.非利息支出 | | | | | |
|----------------|---|---|---|---|---------|
|j.负担率(i-h)/a | | | | | |
|------------------------------------------|

| |
| 注:计息资产=各项贷款+缴存中央银行款项+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 |
| 同业款项+拆放同业款项+存放系统内款项(轧差)+ |
| 投资 |
| 计息负债=各项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存放款项+拆入款项 |
| +系统内存放款项(轧差)+金融债券 |
| 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投资收益 |
| 利息支出=存款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
| 非利息收入=其他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 |
| 非利息支出=业务管理费+其他营业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 |
| 及附加 |
| |
--------------------------------------------

中国农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监测表(四)

单位:亿元、%
-------------------------------------------------------------
| 利 差 监 测 表 |
|-----------------------------------------------------------|
| 项 目 |月均余额|利息收入|平均利率| 项 目 |月均余额|利息收入|平均利率|
|--------------|----|----|----|--------------|----|----|----|
|A.计息资产 | | | |A.付息负债 | | | |
|--------------|----|----|----|--------------|----|----|----|
|a.各项贷款 | | | |a.各项存款 | | | |
|--------------|----|----|----|--------------|----|----|----|
| aa.逾期贷款 | | | | aa.活期存款 | | | |
|--------------|----|----|----|--------------|----|----|----|
| ab.两呆贷款 | | | | 企业活期存款 | | | |
|--------------|----|----|----|--------------|----|----|----|

|b.金融机构往来款项 | | | | 储蓄活期存款 | | | |
|--------------|----|----|----|--------------|----|----|----|
| ba.缴存中央银行存款 | | | | ab.定期存款 | | | |
|--------------|----|----|----|--------------|----|----|----|
| bb.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 | | 企业活期存款 | | | |
|--------------|----|----|----|--------------|----|----|----|
| bc.存放同业款项 | | | | 储蓄活期存款 | | | |
|--------------|----|----|----|--------------|----|----|----|
| bd.拆放同业款项 | | | |b.金融机构往来款项 | | | |
|--------------|----|----|----|--------------|----|----|----|
| be.存放系统内款项 | | | | ba.向人民银行借款 | | | |
|--------------|----|----|----|--------------|----|----|----|
|c.投资 | | | | bb.同业存放款项 | | | |
|--------------|----|----|----|--------------|----|----|----|
| ca.债券投资 | | | | bc.拆入款项 | | | |
|--------------|----|----|----|--------------|----|----|----|
| cb.其他投资 | | | | bd.系统内存放款项 | | | |
|--------------|----|----|----|--------------|----|----|----|
|d.计息资产小计 | | | |c.金融债券 | | | |
|--------------|----|----|----|--------------|----|----|----|
|B.其他资产 | | | |B.其他负债 | | | |
|--------------|----|----|----|--------------|----|----|----|
| | | | |C.所有者权益 | | | |
|--------------|----|----|----|--------------|----|----|----|
|C.资产合计 | | | |D.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 | | |
-------------------------------------------------------------



1998年3月25日

夫妻财产制,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规定夫妻财产关系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夫妻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和分割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我国《婚姻法》立法中采用了夫妻法定财产制和夫妻约定财产制相互补充的夫妻财产制,在适用上,夫妻约定财产制优先于夫妻法定财产制,只有在约定无效或没有约定时才适用夫妻法定财产制。下面予以具体阐述。

1 夫妻法定财产制

夫妻法定财产制,是指在夫妻双方婚前或婚后未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者约定无效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当然适用的夫妻财产制,包括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制和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两种类型。

1.1 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制

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制,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除特有财产和双方另有约定外,均系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双方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财产制。
所谓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除特有财产和双方另有约定之外所得的财产,即从取得结婚证确立夫妻关系时起(男女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被认定为事实婚姻的,从同居之日起),至配偶一方死亡或离婚时为止所得的财产。在夫妻分居期间或离婚判决尚未生效期间,仍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这一特定期间内夫妻所得的财产亦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第17条和相关司法解释,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①工资、奖金。包括以工资、奖金购置的各类动产、不动产。无论夫妻各方有无收入、收入多寡,均不影响夫妻双方对财产的共有权。
②生产、经营的收益。即通过承包、租赁、出资、合伙、独资、个体等生产、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对生产、经营主体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在所不论。
③知识产权的收益。即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知识产权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④除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外,通过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⑤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3〕19号,2003年12月26日,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第11条、第14条和第19条,包括: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数额的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1〕18号,2011年8月9日,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第5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1.2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是指夫妻在实行婚后所得共同制同时,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各自保留一定范围的财产为个人所有,独立享有对该项财产的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的财产制。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是我国夫妻法定财产制下一种财产制度,是对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制的限制和补充。除双方约定外,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第18条和相关司法解释,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包括:
①一方的婚前财产。夫妻一方在婚前取得的财产,依物权法关于所有权取得的原理应属个人财产;如果该财产的取得权利发生于婚前,而财产的实际取得在婚后的,也属婚前财产,应属夫妻个人所有。
②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夫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需提前支付医疗费用,且提前支出由夫妻共同财产支付的,则在医疗费获得赔偿后,应扣除预先支付的部分。
③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④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该类财产具有严格的个人性质,应属夫妻个人特有财产。
⑤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13条,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5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应认定为夫妻个人财产。另外,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12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 夫妻约定财产制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通过协议的方式,对夫妻一方婚前财产及夫妻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和债务的清偿以及婚姻终止时的财产清算、分割等事项作出约定,排斥或部分排斥夫妻共同财产制度适用的财产制。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是对夫妻法定财产制的必要补充。如前所述,夫妻约定财产制可排斥夫妻法定财产制优先适用,前者具有优先于后者适用的效力。我国《婚姻法》第19条第1、2款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2.1 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内容

从我国《婚姻法》来看,我国立法对夫妻约定财产制限制较多,主要内容有:

2.1.1 约定的主体

顾名思义,夫妻约定财产制约定的主体当然是也只能是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但由于约定行为是一项事关当事人重大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要求:①双方均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进行财产约定;②由于约定的人身性,协议只能夫妻双方亲自签订,不适用代理制度;③约定必须自愿,意思表示真实,夫妻任何一方因胁迫、欺诈、乘人之危而作出的约定可以撤销;④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规避养老育幼等法律义务,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2.1.2 约定的时间

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关系的约定时间没有限制,夫妻可以在结婚前、结婚时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时间进行约定。

2.1.3 约定的范围

夫妻对财产关系的约定,只及于夫妻所能处分的财产范围,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的财产,既可就全部夫妻财产进行约定,也可就部分夫妻财产进行约定;既可以约定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或者使用权、管理权、收益权、处分权的行使,也可以约定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债务清偿责任、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清算及分割等。

2.1.4 约定的形式

根据《婚姻法》第19条第1款规定,“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虽然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不是必须办理公证,但经过公证的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不仅可以更明确地划分夫妻财产和债务,能够有效减少纠纷,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还可以对外产生较强的法律效力。对于口头约定,如双方承认,或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承认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