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交通部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和优秀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评选办法(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1 21:29:50  浏览:908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和优秀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评选办法(试行)

交通部


交通部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和优秀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评选办法(试行)
1995年11月30日,交通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表彰在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监督站及监督人员,激发广大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提高质量监督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交通系统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站及在岗监督人员,凡符合评选条件的均可申报先进工作质量监督站和优秀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师或监督员。
第三条 评选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和优秀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活动,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获奖单位和人员由交通部授予“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优秀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师”、“优秀工程质量监督员”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四条 交通部成立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和优秀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评选委员会,负责组织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部质监总站”)为其具体办事机构。

第二章 评 选 条 件
第五条 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正式开展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2年以上,且已通过考核验收。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条例、规定和技术标准。
(三)机构独立、健全,人员充实、专业配套,有必要的检测手段;直接从事监督工作的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0%以上。
(四)站内工作制度健全,制定有相应的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有详细的工作计划,监督覆盖率达80%以上(按年度投资计划比例计算)。
(五)监督站的站长、总工程师和80%以上的监督人员须经过有关技术培训,并持有交通部工程质量监督证书。
(六)监督工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严格按照技术法规和标准实施监督、检测和工程质量鉴定,监督工作到位,监督档案完整,对规范交通基本建设市场、推行工程监理制度和促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七)受监工程质量水平有明显提高,经验收全部合格,交付使用后未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八)全站工作人员能廉洁奉公,坚持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改进监督工作,赢得社会好评。
第六条 优秀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师、监督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须经过考核,具有交通部工程质量监督证书,且从事监督工作二年以上。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政策、法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较好地完成各项监督、检测任务。
(三)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在确保受监工程质量和预防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等方面成绩突出。
(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廉洁自律,自觉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社会反映良好。

第三章 推荐和评选程序
第七条 推荐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和优秀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师、监督员,要求如实填写推荐材料一式两份(格式附后),报送部质监总站。
第八条 推荐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由交通厅(局)推荐。
(二)各地(市)工程质量监督分站由上一级质量监督站提名,经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同意,报交通厅(局)审查推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数量控制在1~2个。
(三)部属和双重领导港务、航务(运)管理局及其他工程质量监督站由其主管部门推荐。
第九条 推荐优秀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师或监督员,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质监人员,由其所在站提名,数量控制在该站在职人数的15%;由所在地交通厅(局)审查推荐。
(二)各地(市)工程质量监督分站的质监人员,由其所在站提名,数量控制在该站在职人数的10%;经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同意,送上一级工程质量监督站审核后,由交通厅(局)审查推荐。
(三)部属和双重领导港务、航务(运)管理局及其他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质监人员由其所在站提名,数量控制在该站在职人数的15%;由主管部门审查推荐。
第十条 部质监总站负责推荐材料的初审,经审查合格后,报送评选委员会审定。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部质监总站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申报评审表
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申报评审表
表1
--------------------------------------------------------------------------------------------
| 单位名称 | |
|----------------------------------------------------------------------------------------|
|批准建站的机关(附批文) | |
|--------------------------------------------|------------------------------------------|
| 建站时间 | | 考核时间 | |
|--------------|----------------------------|------------|----------------------------|
| 监 督 站 | | 监督工程师 | |
| | |--------------|--------------------------|
| 总 人 数 | | 监 督 员 | |
|--------------|------------------------------------------------------------------------|
| | |
| | |
| | |
| 专 业 分 | |
| 类 及 人 | |
| 员 情 况 | |
| | |
| | |
| | |
|----------------------------------------------------------------------------------------|
|评选期内监督规模(投资额) | |
|--------------------------------------------|------------------------------------------|
|评选期内监督覆盖率(%) | |
|----------------------------------------------------------------------------------------|
| | | | |
| | | | |
| | | | |
| 监 督 站 | |站长| |
| 通信地址 | |姓名| |
| | | | |
| | | | |
| | | | |
|--------------|--------------------------------------|--------------------------------|
| 邮政编码 | |联系电话| |
--------------------------------------------------------------------------------------------
注:专业分类及人员情况栏要求填成表格形式
工程质量监督站人员一览表
----------------------------------------------------------------------------------
|姓 名|性别|年龄|职务或职称|学历|专 业|监督年限|业务培训情况|监督证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选期内工作总结(可附加页) |
| |
| |
| |
----------------------------------------------------------------------------------
注:业绩材料控制在2000字左右
续上表
------------------------------------------------------------------------------------
|当 审| |
|地 查| |
|交 推| |
|通 荐| |
|主 意| |
|管 见| |
|部 | |
|门 | |
| |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上 监| |
|一 督| |
|级 站| |
|工 推| |
|程 荐| |
|质 意| |
|量 见|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交务理| |
|通、局| |
|厅航审| |
|⌒务查| |
|局⌒推| |
| 运荐| |
|或 意| |
|港管见|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注:表中第一、二栏为地(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填写
续上表
----------------------------------------------------------------------------------
| | |
|部| |
|质| |
|监| |
|总| |
|站| |
|初| |
|审| |
|意| |
|见| |
| |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
| | |
|交| |
|通| |
|部| |
|评| |
|选| |
|委| |
|员| |
|会| |
|审| |
|定| |
|意| |
|见| |
| |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
优秀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申报评审表
表2
----------------------------------------------------------------------------------
|单 位| |
|--------|--------------------------------------------------------------------|
|姓 名| |年 龄| |性 别| |
|--------|----------------|--------|----------------|--------|------------|
|职 称| |职 务| |民 族| |
|--------|----------------|--------|----------------|--------|------------|
|文化程度| |专 业| |监督年限| |
|------------------------------------|----------------------------------------|
|何时获得何种监督证书 | |
|------------------------------------|----------------------------------------|
|何时何地参加过何种方式的业务培训 | |
|------------------------------------|----------------------------------------|
|何时获得何种奖励或受过何种处分 | |
|------------------------------------------------------------------------------|
|主要监督工作业绩: |
| |
| 年 月 日 |
| |
----------------------------------------------------------------------------------
注:业绩材料可附加页,字数不超过2000字
续上表
------------------------------------------------------------------------------------
| 所 | |
| 在 | |
| 单 | |
| 位 | |
| 推 | |
| 荐 | |
| 意 | |
| 见 |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当 推| |
|地 | |
|交 荐| |
|通 | |
|主 意| |
|管 | |
|部 | |
|门 见|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上 监| |
|一 督| |
|级 站| |
|工 推| |
|程 荐| |
|质 意| |
|量 见|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注:表中二、三栏为地(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填写
续上表
------------------------------------------------------------------------------------
|交 务| |
|通 ⌒| |
|厅 运| |
|⌒ | |
|局 管| |
| 理| |
|或 局| |
|港 推| |
|务 荐| |
|、 意| |
|航 见|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 部 | |
| 质 | |
| 监 | |
| 总 | |
| 站 | |
| 初 | |
| 审 | |
| 意 | |
| 见 | |
| |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交 审| |
|通 | |
|部 定| |
|评 | |
|选 | |
|委 意| |
|员 | |
|会 见| |
| | 年 月 日(公章)|
|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城镇土地申报登记工作的若干规定

山东省政府


关于城镇土地申报登记工作的若干规定
山东省政府



一、为加强土地管理,做好城镇土地使用申报登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申报登记范围:城市、县城、建制镇(以下简称城镇)的建成区以内的全部土地及其以外的独立的工矿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或集体所有土地,以及非建制镇和村庄内的国有土地。
建成区范围,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确定。
三、申报登记工作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并成立城镇土地申报登记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实施。
四、申报登记,原则上应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土地使用者)提出申报。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厂矿企事业和部队等单位使用的土地,由本单位申报。
(二)城镇建成区和工矿区范围内的乡(镇)村集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使用国有或集体所有土地的,由土地使用者申报。
(三)城镇建成区内的住房用地,房产权属于单位的,由单位申报;房产权属于个人的,由房主申报,房主不在当地的由受委托代管人代为申报,但必须由居民委员会出据证明;房产权属于房管部门的,由房管部门申报。
(四)城市已出售商品房使用的土地,由建设开发单位提供资料,购买或使用房屋的单位申报。未出售或正在建设的商品房用地,由建设开发单位申报。
(五)市政设施、公园、广场、园林、绿地、宗教寺庙、名胜古迹等公共用地,由管理单位申报。
(六)城镇、工矿区范围内有固定设施的贸易市场或集市用地,由市场管理部门或设施所有者负责申报。
(七)铁路线路用地,由铁路分局到线路所在地的县(市、区)申报登记;其他铁路用地,由土地使用者申报。
(八)公路线路用地,由公路管理部门到公路线路所在地的县(市、区)申报登记;其他公路用地,由土地使用者申报。
(九)部队团以下单位用地,由部队团级单位到宗地所在县(市、区)申报登记。
(十)国有荒山、河流及城镇内的街道用地暂不申报。
五、宗地申报登记,以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一宗地为单位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
(一)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几宗地,在一个县行政区域内的,应按宗地同时填写几份土地登记申请书,一并申报。
(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几宗地,不在一个县行政区域内的,按宗地所在县分别申报。
(三)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地的,按各自使用的面积申报;无法划分各自使用范围界线的,要申报公有使用权面积和自己应分摊的面积。土地公用分摊面积原则上按自己拥有的建筑面积比例计算。
(四)一宗地内有若干个小的混合宗地的,土地使用者除申报本混合宗土地公有使用面积和分摊面积外,并要申报宗地内公有使用面积的分摊面积。
(五)一个或几个土地使用者使用的一宗地跨两个以上县行政区的,要分别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申报登记。
六、申报登记内容:单位名称或户主姓名、住址,土地座落四至、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用途、类型、权属、证明材料等。
宗地籍图内容:主要标绘宗地籍图的名称、使用土地权属界线及其边长、相邻单位名称、界址拐点、主要建筑物、使用土地面积、地类等地籍要素。宗地籍图按宗地面积的大小,分别选用1:200、1:300、1:500、1:1000、1:2000等比例尺。
宗地籍图必须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编绘。
七、土地使用者申报时,应向申报登记机关提交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土地权属界址表、宗地籍图。
土地使用者向土地申报登记机关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主要包括: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由县级以上政府授权批准机关批准的用地文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证书;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文件、会议纪要;双方签订的用地协议书;关、停、并、转单位主管部门对使用土
地的处理意见;其它证明土地权属来源的文件等。
因历史或其它原因确属无法提供权属证明材料的,土地使用者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和原因。属于个人使用的土地,可由四邻和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出据证明;属于单位使用的土地,应由其主管机关出据证明。
八、使用相邻单位土地的,由现土地使用者申报,说明使用情况,并在宗地籍图上标绘出使用的位置、界线、面积和被使用土地者的名称。
原土地使用者的土地,被公路、城镇街道或其它公用设施占用的,原土地使用者可说明情况,不再申报。
九、国家建设已征未用的土地,并已退回被征地村或邻近其他村使用的,可由土地使用者申报,并注明土地利用现状。
经省政府批准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村(户)使用的土地,按国有土地申报,并注明土地利用现状。
国营农、林、牧、副、渔、茶场用地,由场方向所在县(市、区)申报登记,并要区分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水库用地只申报水库管理部门的建设用地。
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有争议,由土地争议双方按使用土地的现状提出申报,并在土地登记申请书说明争议原因,在宗地地籍图上标出争议土地的位置、范围和面积。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现状和破坏地面附着物。
十、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申报登记机关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申报登记办事机构申报登记。对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期限申报或少报、多报的土地使用者,按违法占地论处。
十一、土地申报工作完成后,要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全国土地登记规则》、《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对土地权属、面积、界线、地类和利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和现场勘丈复核,凡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报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登记,发放证书,不
符合上述标准的,只能注册,不予登记发证。
土地申报、审核、登记、发证、评等定级等项工作完成后,各地应将在土地申报登记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册、卡等资料,及时分类整理,建立和健全地籍档案。
十二、各市、地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城镇土地申报登记办公室备案。
十三、本《规定》由山东省城镇土地申报登记办公室负责解释。



1988年11月14日

印发《关于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的通知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


印发《关于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的通知


吉市政发〔2003〕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市政府同意《关于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三年七月八日

关于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以市政府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维护市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以市政府名义颁发证照、作出行政审批、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以市政府名义作出的人事任免、奖惩等内部具体行政行为除外。
第三条 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遵循事实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依据正确、内容适当的原则。
第四条 吉林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对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核监督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清理工作;
(二)对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单位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有关部门、单位拟以市政府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核,统一向社会公布;
(四)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做好因市政府具体行政行为发生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的办理工作。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一)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
(二)经市政府书面文件授权的;
(三)经市政府批准的。
第六条 任何部门、单位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非经市政府书面文件授权或经市政府批准,不得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第七条 市政府关于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书面授权文件,须明确具体行政行为的适用范围、程序,确保该行为合法合理。
第八条 市政府按下列程序制定关于授权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书面授权文件:
(一)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交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可行性报告;
(二)以本部门文件或本单位文件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核,出具书面意见或建议;
(三)由提交部门报市政府批准;
(四)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有关部门、单位拟以市政府名义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应遵守以下程序:
(一)准备相关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材料;
(二)递交拟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的论证报告;
(三)草拟该行政处理决定;
(四)以本部门、单位文件将上述材料提交市政府法制办审核;
(五)市法制办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六)报经市政府批准;
(七)以市政府名义制发相应行政处理决定;
(八)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
有关部门、单位提交的论证报告、事实证据等材料应加盖本部门、单位印章,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条 市政府关于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书面授权文件或者市政府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印发施行前,提交部门、单位未将相关材料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核的,市政府领导不予签发,发文机关不得制发文件。由此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一条 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核,认为不宜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书面授权或其它行政处理决定的,应将有关材料返回提交部门。
第十二条 任何部门、单位未按本规定程序擅自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或者隐瞒事实证据、弄虚作假导致市政府作出错误决定的,由市政府法制办及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第十三条 本规定施行前以市政府名义颁发证照、作出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理决定的部门、单位应按本规定第九条(八)项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四条 各县(市)区政府可参照本规定制定以本级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具体规定。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